找到相关内容172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谈《西游记》里的佛道思想

    ”,“”即眼耳鼻舌身意。《西游记》实际上是按照修炼的具体过程来演绎故事情节的。如第四十五回写孙悟空在车迟国与三大仙斗法,便是指过尾闾、夹脊、玉枕三关,从而打通了小周天。又如第五十八回讲真假...块仙石,实际就是宇宙的缩影。 因为它有“三丈尺五寸高,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;二丈四尺围.圆,按政历二十四气”。 时空与大宇宙相同,则俨然是小宇宙;加上“九窍八孔”,照应九宫八卦.更与大宇宙息息相通...

    尹志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0266115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磋议

    喻以“金刚”,则是以金性之坚刚,以喻般若之坚刚,乃又坚利能破烦恼能杀。   此经开始于第三分,即乃开显大乘正宗之义,说菩萨之发大悲菩提之心,即乃乘以大车、大白牛车,尽载法界有情以到涅槃彼岸安乐之...说世间之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之义,原即小乘苦谛方便之说,以诱声闻之出火宅。若《法华》之说穷子之喻;为穷子之心下劣,故教以认父承担家财。运粪以出,故以排除污垢以杀。认父承担家财,即知自性是佛,无量家珍...

    永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5581623.html
  • 普贤菩萨化身——拾得大士

    明月可然贵 余本住无方 盤泊无为理 时涉涅槃山 徐步香林里   左手握骊珠 右手执摩尼 摸耶未足刃 智剑斩 般若酒清冷 饮啄澄神思   余闲来天台 寻人人不至 寒山同为侣 松风水月间 何事最...寺庄上放牛,吟啸歌咏,悠游自得。一天,正是寺里“布萨”(在斋日持诵戒律而增长善法谓之布萨)之日,众僧正在说戒时,法事也正作得热闹,不料拾得赶牛到堂前,站在门口,拍手大笑说:&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21458647.html
  • 神秀《观心论》的主要禅法思想

    三毒心的支配,驱动眼耳等六根去攀缘色声等尘,从而生起识。反过来,识又通过六根,对尘产生贪恋等执著,由此造诸恶业,让内心的真如佛性不能显现。所以,识就像一样,“盗取”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,而随外境所染,损害众生的法身慧命。因此神秀指出,修禅的根本原理,就是收摄六根,消灭,去除执著,破除烦恼,摆脱无明染心,让众生内心真如清净佛性得以显现,从而才能证得解脱。但是,为什么观心修禅能摆脱生死...

    宗 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4561400.html
  • 《西游记》中的佛与道

    到了西天,紧箍咒自然脱落。  7.悟空好名,嗔心未除,所以逃不出五行山(五行:贪嗔痴慢疑,财色名食睡),他只有嗔心,所以差点挣出来。被字大明咒(嗡嘛呢叭咪吽)一压,彻底压住。因为五行还只是我执,咒语便是法执,纵破我执,法执难去。由筏上岸难, 上了岸丢掉筏更难。《金刚经》:“知我说法,如筏喻者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”这是佛教的稍微深入一点的道理。  8.其余的许多细节,比如去无踪一回,...

    迟文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2064525.html
  • 谈《西游记》中的顿悟与渐修

    清净。在慧能看来,如果不能达到摈弃外物、摈弃心中、以心观物、心外无理,就不具备顿悟的基础。这些思想又恰好和明代所流行的“心学”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默契。   修心的心学思想和慧能的顿悟思想结合,掺入...,师徒取经的整个过程,实际上也就是每个人的修心过程,只要心境达到不被尘世所困扰,达到“明心见性”,随时可以成佛。   第十四回《心猿归正 无踪》,唐僧与行者路遇,分别名为眼看喜、耳听怒、...

    杨 齐 杨 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14280882.html
  • 宋明理学里的佛学成分(下)

    怕在从理上争论不休,如说食数宝,了无益处。   朱子以为佛家言性如告子生之谓性之说,能视听言动底皆是性,诚然,然能令(眼儿鼻舌身意)出入无所执著,而性王明明不动,岂易事哉?儒家重人伦责任,佛家亦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0791539.html
  • 南无观世音菩萨—宣化上人开示

    六根,净念相继,得三摩地,斯为第一。”大意是这样的解释:都摄六根,就是教我们把六根摄住,不散乱、听使唤,依教奉行,将(六根)变成六个护法。都摄就是令守规矩,不许它作怪。把它们训练柔顺,非常听话。人为什么不能专心念观世音菩萨?就因为没有都摄六根,没有驾御眼耳鼻舌身意。所以它们兴风作浪,引起妄想纷飞,不能安份守己,而到处找麻烦。 若能都摄六根,那么,就能净念相继。清净的念,如同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观世音|宣化上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2227261749.html
  • 《俄藏黑水城文献》之汉文佛教文献续考

    ,意不攀缘。一志向前,念念不退。倏忽而魔军大败,全输。杀戮无边,扫除荡尽。生擒妄想,活捉无明。领向涅槃场中,以慧剑斩为三段。烦恼林当时摧折,人我山化作微尘。痴爱网遭智火焚烧,邪见林被慧风吹竭。因兹...二者基本相同。另有一个关键的旁证,就是在《俄藏黑水城文献》第5册,收录了尾题为“佛印禅师心王战出轮回表”的末段残页:  坐欢喜之殿,真如登解脱之楼。自性游无碍之堂,三乘居不摇之座。因兹法界宁静,...

    宗 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4041831.html
  • 敦煌写本《观心论》校勘

    贪嗔痴是也。此三[1]毒心,自具足一切诸恶。犹如大树,根虽是[2]一,所生枝叶,其数无量。[3]彼三毒根中,有诸恶业,百千万亿於前,不可为喻。如是三[4]心,於本体中,自为三毒。若应现六根,亦名。其贼者,则名识也。出入诸根,贪着万境,能成恶业,损真如体,故名。一切众生,由此三毒,及以,惑乱身心,沉没生死,轮回趣,受诸苦恼。又如[5]江河,因小[6]泉流,涓流不绝,乃能弥漫,波涛万里...

    宗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4471679.html